發揮私立 大學優勢,激 盪國內高等教育進步
元智大學創校以來,即不斷以「創新、品 質、彈性」的經營思維,發揮私立大學最大優勢,因應 時代需求與外界環境改變快速做出反應,激盪國內高等 教育進步。元智在高等教育的創新作為舉例如下,許多 制度現早已廣為各大學採納,成為台灣高等教育主流體 制,足見元智之影響與貢獻。
在教育創新方面,元智極重視教育品質, 在1994年率先 引進全品管概念,於1996年全面實施「 教學品保制度」 ,以PDCA全面品質管理理念,將提升 教學品質的各項工 作整合為一具體可行之教學品質保 證體系,包括教學計 畫書、期中評量、預警制度、關 懷訪談及課後輔導等, 皆由元智大學率先實施,也在 2003年獲得「國家品質獎 」的肯定。此外,2001年率 先實施25%以上專業課程學分 採英語授課、2005年實施 大一升大二10%自由轉系制度、 2006年實施經典教育畢 業門檻及師友計畫、2009年推動 大一新生挑戰極限英 語營
隊,激盪了國內高等教育的創 新與進步。元智在 大學管理教育改革上也一直領先全國 ,1996年管理學 院首設全國第一個EMBA學程、1997年管 理學院首創大 一不分系學程、2010年管理學院轉型為全 院不分系所 商管專業學院。

教育耕耘屢獲佳績
元智大學在教學上持續的傑出表現,受到 學生、家長、產業與社會的認同,屢獲教育部及媒體等 各類評鑑肯定。除了專業人才培育外,元智在教學上特 別重視通識、人文與藝術教育,在通識課程中將「經典 五十」列為畢業必修學分,要求學生閱讀經典,在體育 課程中將「25公尺游泳」和「3000公尺跑走」列為畢業 檢定,要求學生培養基本體能,都是全國大學少見的作 法。元智自2006年設「桂冠文學家」獎項,分別頒贈給 陳之藩、白先勇、鄭愁予及高行健等文學家,表彰其對 近代文學卓越貢獻,並自2005年起連續6年贊助「全國巡 迴文藝營」於元智大學舉辦。元智在2009年與2011年連 續兩次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全國大學第二高金額 之專款補助,足見外界對元智在教學上努力之肯定。
雙語課程環境及教育認證與國際接軌
大學國際化、增招外籍生,已經成為高等 教育之重要政策。英語授課的課程不足,一直是國內大 學招收國際學生最大的障礙。元智大學早在2002年率先 實施25%以上專業課程學分採英語授課,至今已有35.88% 課程採以英語授課,於全國大學中比例最高。儘管執行 過程中困難重重,元智仍堅持發展出完整的輔助與配套 措施,在英語授課的落實上,已建立堅實的基礎,並獲 得全校教師的共識。
2007年工程學院及電通學院6系所通過IEET 國際工程教育 認證、2011年管理學院與資訊管理學院 通過AACSB國際教 育認證、2011年獲英國泰晤士報高等 教育專刊2011-2012 全球前400頂尖大學、2012年5月公 佈建校少於50年的全 球前100名大學排行榜,台灣共有 5所大學上榜,元智大 學為台灣私立大學排名最高。足 見元智在推動教育認證 與卓越辦學績效已獲國際肯定 。另外,在招收外籍生的 策略上,不盲目追求量的快 速提升,除重視外籍生招生 素質外,亦在過程中持續 建立元智成為友善的雙語校園 ,使外籍生能夠成功融 入校園,和本地生一同融洽地生 活、學習與成長,充 分達成大學國際化在教育上的目的 。元智是國內唯一 以「成為具國際聲望的雙語大學」為 願景的大學,已 經具備了發展國際化大學的基礎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