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補教名師劉駿豪老師建議,學生考完後可花些時間收集資料,觀察各校系級分區間及篩選倍率,勇於選填喜歡的系所,更有機會選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圖/中時電子報Campus記者江岱蓉連線報導)
106學測在今日正式結束,成績單將在2月16日寄發。補教老師司福民分析今年學測,「數學為本次關鍵鑑別考科」,難易度呈現兩極化趨勢,像模擬考,造成中後段學生易放棄;社會科,公民一樣有時事題、地理科四平八穩,史地有跨科趨勢,試題分布平均;英文科單字不難,爭議性少,作文也算簡單;自然科,物理及化學較以往簡單,地科和生物部分考題難判斷。
輔導名師老師劉駿豪表示,現在就去估算總分是有難度的,因國文科非選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英文有作文也難以掌握。建議學生在大考完畢後,放寒假時花一些時間,「先熟悉去年科系的分數,學測階段以選系優於選校,了解各校系級分區間」,如台大最底分為67級分,但不含特殊科系;清大要64級分以上,中字輩學校抓60分左右、輔大50分、政大62分左右、私校45至50分之間,今年和去年差不多,劉駿豪預估總級分可能會往上1級分。
在申請校系的策略上,劉駿豪建議學生的第一個策略是,「觀察掉分情形」,六個校系中,可填寫兩個比自己成績更高的校系來測試。因為去年有些前段系所預期分數過高,學生不敢報名,導致報名人數少,結果突然掉分,如成大測量系,105年從67級分掉到57級分;中央光電系,比英文和數學相加,一次就掉了13級分,許多學校都有此狀況,所以學生在選填科系前就應先觀察各校系掉分狀況,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填寫喜歡的科系。
另外,今年學測報考人數跌破13萬,僅12萬8000人,較104年減少近兩萬人,報名人數中常有已經讀大學的人報考,而此心態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用意是測試自己有無希望能利用機會考上更好的學校,但是學生人數減少,分布下降,對於應屆學生是更有利的。
第二個策略是觀察「篩選倍率的改變」,倍率乘以招生名額,就是篩選人數範圍,倍率越高,越有機會進入競爭,但要從104和105年開始比較,今年有些知名校系更改篩選機制,如北醫醫學系,105年數學和自然科倍率為10,今年減為3,數表示學若掉三級分還是可以其他科競爭。還有交大電機乙組,去年數學加自然倍率為3,但今年增到15,數學等於不用看,可以自然科和超額總級分方式補足,用強科補弱科。
第三個策略是找出「超炫新科系」,今年逢甲大學出現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能獲得雙學位,該大學一般學生很難進去,標準訂為前標把門檻提高、擋住後段同學,可以說60幾級分同學去讀都很划算,此作法能夠把學校等級往上帶,劉駿豪也表示,將來若各大學都嘗試多做此類的合作,對大學教育將大有助益。
劉駿豪總結,學生應先查詢好每個想填的校系之系過關分數,了解每個學校的總級分區間、觀察104、105年掉分情形、篩選倍率和特殊新科系,都有助於同學更精準預測及選填科系。